高一美术公开课蔡翔羽老师《心灵的幻想》胡志飞老师课后点评
发布时间:2021/12/17 9:29:18 作者:陈美琴 浏览量:3452次
宗教美术教学设计的思考
胡志飞
近阶段本学科组高一美术鉴赏教学进入《心灵幻想》一课,主要内容是宗教(佛教、基督教)传入对美术创作的影响,从组内课堂教学公开课和研讨情况来看,结合学校“活力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本人从这一课设计谈谈思考。
一、宗教美术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内容设计
宗教美术基本内容在初中三年级《多元的美术形式》专门介绍;针对高中生,教学中讲清楚佛教石窟寺壁画各种题材,如佛本生故事、佛传故事、经变故事、澡井图案等在石窟寺内的布局、相互关系,体现的宗教意义。宗教美术中,佛教美术居于主导地位,道教美术作品比较少,在表现形式上也受佛教美术影响,而道教儒教思想和一-些美术表现手法也对佛教美术产生影响,在后期发展中出现“三教合”的造像。这些美术形式和当汉代、隋唐社会背景密不可分,所以教师要以知识框架形式让学生理清思路。
二、宗教美术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教法的选择
宗教美术(教堂、壁画、石窟)学生虽然经常听到有关内容,但是都是了解相对肤浅,教师直接以历史知识形式讲解这一块的内容会造成学生兴趣减弱,因此要研究尝试特色的方法如故事法、探究法等,宗教题材美术都充满神话和传说,南京也是佛教文化重要影响地;教师可以挖掘地方资源如:牛首山佛顶、大报恩寺、七佛寺、鸡鸣寺等等让学生畅所欲言,提升课堂教学“活力”。蔡老师在教法中引入一定的视频,结合南京部分基督教建筑,促进了学生探究欲望和好奇心,增强了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自豪感。
三、宗教美术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审美能力培养
宗教美术教学需要以历史来贯穿课堂,但是不能忽略美术学科的素养即审美素养,壁画的色彩、构图,雕塑的形式造型特点,如佛教传入前的印度键陀螺雕塑样式到新疆地区克孜尔石窟,最后龙门石窟造像造型变化,逐步汉化,符合中国人审美。佛教传入中国并没有完全照搬印度模式,而是逐步本土化过程;在壁画上也有明显体现,特别是线描衣纹的表现,必须引导学生从美术元素角度展开鉴赏。
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强调文物保护意识素养是教学首要目标。
20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