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沈菲老师《八声甘州》
发布时间:2021/12/30 11:01:12 作者:蒋根花 浏览量:937次
评沈菲老师《八声甘州》
万博足球app下载官网 周越
11月18日,我很荣幸地聆听了沈菲老师《八声甘州》的教学,学习良多,受益匪浅。
《八声甘州》是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宋词专题“格调高远的北宋词”中的重要篇目。这首词是诗词教学中十分值得精讲的一首,无论是作者的深沉愁情,还是情景描写的完美交融,亦或是虚实结合手法的精妙运用,都值得师生共同去深入品读。学习这首词,对我们理解柳永词作特点和北宋婉约词的风貌有很大的意义。沈老师这节课,既有感性的解读,又有理性的分析,也有适度的拓展,让人印象深刻。
这节课是“对话教学”的代表。对话教学是启发教学的方式,是问题教学的杠杆。克林伯格认为,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对话式教学加强了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激励作用,使学生的身心在这种联系中得到长足的发展,在对话中很多预设的和生成的问题都能够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创见。
沈老师的教学分为四步,层次鲜明。第一步,自读——多重阅读通文意。学生自由读、齐读、个别读,初步理解词人的情绪,词作的情感。第二步,研读——师生互动理文脉。初步明确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写作思路,及白描铺叙、虚实结合的写法并找出上下片的关键词。第三步,诵读——合作探究品文情,主要通过对重点字词的解读,品味上片中的“唐人气象”,并体会作者抒情的高明之处。第四步,回读——拓展延伸筑文基。引导学生了解、思考中国古代文人的共同困境,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最后,沈老师以“登是情不自禁,留是情非得已”收束课堂,余韵悠长。
我认为本节课有三个亮点。
一、注重提问,课堂有整体性
本节课,沈老师设计了问题链,问题之间层层深入,逻辑清楚,体现了老师的设计思路和教学设想。课堂上,沈老师以讨论引领,以提问启发,将对话贯穿课堂始终。在对话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归纳,形成自我对文本的独特体验,一步步将对诗歌的理解走向深入。
二、注重生成,讨论有针对性
课堂中的讨论并不完全是按照设计好的流程来的,在遇到学生有困惑、有争论的时候,沈老师能够及时加入讨论的环节,时间不长却很有实效。学生在对比柳永与白居易的作品,体会柳永抒情高妙之处的时候,理解并不准确。沈老师果断加入了一个同座位一分钟讨论的环节。我们看到,有了一分钟的讨论,学生的理解明显比没有讨论时更加的准确、全面。这些课堂中的即时的、生成性的讨论是学生真思考的结果,是非常珍贵的。
三、注重氛围,教学有亲和性
诗词教学,稍不注意,就被我们上得死气沉沉,但沈老师却将整节课上得妙趣横生、高潮迭起,这和沈老师的亲和力是分不开的。沈老师始终微笑,并能对学生的回答予以及时的回应与鼓励,学生敢说会说,课堂效果就能呈现出来。
如果一定要向沈老师提几点建议,我想说以下两点。
一、朗读指导有待规划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学,尤其是诗歌教学,离不开朗读。有效的朗读指导,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作用很大。诗歌教学的理想模式,应当是以朗读引领教学并贯穿始终的。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初就交代给学生“览读(了解大意)-细读(正音识字)-研读(理解情感)-朗读(体验学习)-泛读(拓展延伸)”学习方式,让他们学会学习,并以此展开教学。本节课,沈老师对课堂中的朗读是重视的,开头部分的学生朗读也营造出了一个小高潮。但在词作研读的过程中,如果能将朗读作为一个贯穿始终的教学手段,分析与朗读相结合,将朗读作为理解品读的方法,课堂可能会更加精彩。
二、课堂细节有待注意
本节课,沈老师在课堂语言上的细节方面还有待注意。因为与学生的交流较多,课堂用语有时显得有些随意。沈老师在课堂上用了“好吧”“sorry”这样的词语,略显不严谨。此外,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有同学在朗读时将“倚栏杆处”的“倚”读成了第一声,沈老师也没有及时纠正。
总体来说,沈老师这节课亮点突出,给了我许多诗歌教学的新启示。
下一篇:实效是课堂的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