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交流】甲艳心得
发布时间:2014/5/21 0:00:00 作者:蔡崇冰 浏览量:1244次
单亲家庭高中生日常行为分析及教育对策
万博足球app下载官网
甲艳
近年来,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特殊群体-----单亲家庭子女。单亲家庭是指因离婚、死亡、遗弃、分居和其它原因而缺少配偶一方的家庭。其大致类型与基本特点为1.母亲与孩子组成的单亲家庭。我国的单亲家庭多由母亲与孩子组成,这类单亲家庭大约占单亲家庭总数的85%以上。由单亲母亲支撑的单亲家庭,构成中国单亲家庭的主体。单亲母亲家庭成长的孩子由于母亲常常过分呵护,过分干涉,过分溺爱,造成孩子性格自卑、任性、适应力差。这种性格常常会产生暴力倾向,出现激情暴力。2.单亲父亲与孩子组成的单亲家庭。由于单亲父亲的教育方式以严厉惩罚型居多,所以单亲父亲家庭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暴躁性格,往往酿成暴力事件。正是上述情况,单亲父亲和单亲母亲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不一样,对子女性格形成产生的影响也就不同。在老师的眼中,大致情况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不太一样,有的孤僻、不和群,有的早熟、对人戒心很重,有的有逆反心理、不爱说实话,还有的情感淡漠、不容易被温暖……他们在校内外的不良表现尤为突出。不思学习、任意逃学、欺小凌弱、吵嘴打架、损坏公物、甚至夜不归家……教育家卢梭说:“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要费的苦心取得成效。”有关专家通过研究指出,生活在完整家庭里的孩子幸福指数,要比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幸福的程度高出两倍多。因此,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不容忽视,转变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问题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
大量的研究发现,单亲家庭的教育容易走两个极端:一种是对孩子太溺爱,一种是完全忽略了孩子。这造成了孩子在日常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类型:
一、 孤独犹郁型。有的孩子对失去父或母后十分痛苦,很长时间不能自拔,或是由于生活动荡及父(母)的不负责任,心灵受到极大伤害,表现出经常闷闷不乐,容易悲伤,情绪低沉,甚至见到别的同学在父母面前非常欢乐,自己心里就非常难受。在学校他们不敢谈论自己的父母,但几乎又是人人皆知,学校的人际环境对他们的心理影响是难以想象的,在这个“小社会”中,长期怕接触,情感、意志、情绪脆弱,于是自我封闭,我行我素,以“自我中心”对周围的人事漠不关心,甚至产生冷漠、反感、敌对,最严重的导致与集体不合。
二、散漫放任型。在无教育、监管能力差或过于宠爱的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容易表现为这一类型。我走访的高中生中,因为家庭变故,很小时候就无人教育,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常常表现为无组织、无纪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控能力差,常迟到、旷课,爱说谎,对老师的批评不予理睬,缺乏上进心,对集体漠不关心。
三、偏执易怒型。这种类型的孩子,其家庭结构变化多是由父母离异造成的,所以,他们对别人的防范意识特别强,同时还伴随着对老师和同学怀有一种莫明其妙的抵触情绪。
四、 自强敏感型。在调查中也发现有一些单亲家庭子女有着很强的自立精神。这类孩子的家庭结构变化多是因为突发伤病造成单亲的,在与单亲相依为命的生活中,深知单亲抚育自己的艰辛,由此激发出的“回报”心理,他们坚韧,学习刻苦,但敏感,常常会把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帮助,误解为对他们的同情。
五、多疑嫉妒型。调查发现,单亲家庭孩子与正常家庭孩子对比,具有较强多疑、嫉妒心理特征的前者比后者高约3%。其表现为对别人的议论,对许多事情非常敏感,总怀疑别人在议论自己,猜疑别人是不是在说自己的坏话,猜疑老师是不是不信任自己了,假如一个活动没有让他参加就会胡思乱想,对胜过自己的同学产生嫉妒,不服气,于是会产生对立情绪,觉得不公平,同时也带来了人际交往的困难。我认为,这种心理的产生与自卑心理有关,同时虽然自卑,但潜意识里还是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于是就乱猜疑,好嫉妒。
调查发现,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主要原因来自以下四个方面:
一、家庭原因。父母的争吵、打骂,在子女的供养、教育等问题上意见不一致,互相推委、扯皮造成养而不教、放任不管,或把孩子当成“出气筒”稍不如意就谩骂斥责,甚至拳脚相加。孩子失去家庭的温暖,得不到完整的家庭的父母之爱。这样的家庭不但对孩子的教育无力,而且孩子精神上承受沉重的打击因而变得孤僻、性格忧郁、意志薄弱,破罐破摔、自由散漫、无进取心。
二、社会原因。社会上极少数坏人的教唆、一些不健康文艺作品、封建愚昧落后的社会现象,对于单亲家庭子女心比一般家庭的子女更有吸引力,在他们孤独的心灵深处看来,社会上处处都有他们的“老师”:电视机、录像机、游戏机、麻将室、台球室、OK厅等地方的这些“老师”,比讲台前的老师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有更大的影响和作用。只要社会上还存在一些消极的东西,而学校、家庭又缺乏及时的教育学生就容易被这些消极的东西所影响和感染,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抵触学校的正确教育,在学习上、品行上越来越差,这是造成单亲家庭子女心单亲家庭子女心的社会原因。
三、学校原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出现偏差,考试成绩的好坏直接与教师的名利挂钩,给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而教师又将这种压力迁移到学生身上,对部分单亲家庭子女心不能一分为二,看不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对他们不能一视同仁。讲课不照顾水平,使他们失去信心,又得不到及时的关怀和帮助,反而使学生的缺点错误更加发展,最终成为“双差生”。有些教师把“双差生”看成是“害群之马”,在处理他们的问题时感情用事,简单从事,或息事宁人、或采取惩办主义,任意停课,甚至赶出教室,赶出学校,使学生情绪产生对立,失去自尊心和自信心。有的教师动辄训斥家长,使家长不愿接近老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各行其是,互相之间不配合,削弱了教育的力量。这是造成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异常的学校原因。
四、自身原因。以上三方面是造成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异常而成为差生的外部原因。其主要原因还在于学生自身。社会、家庭和学校是学生形成道德品质非常重要的教育因素,但它们必须通过学生心理的内部矛盾起作用。造成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异常原因,还在于单亲家庭子女心由于受家庭影响,一般意志薄弱,缺乏毅力,害怕困难,不能用正确的观念战胜不合理的需求。在这些学生中,有许多人实际上仍知道怎样做是正确的,怎样做是错误的,但由于意志力薄弱,正确的观念不能占上风,所以往往会产生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这些不良习惯又往往会使学生在采取不良行动时产生方便、自然,甚至舒适的情绪体验,因而又成为实现类似不良行为的内部动力。如抄作业、旷课、不做作业、打电子游戏、偷东西等。这些习惯一但多次重复巩固以后,要想一时来转变,困难是比较大的。
面对单亲家庭日益增多,孩子出现的问题和犯罪率越来越高的现实,针对上述单亲家庭教育中出现的主要现象与误区 ,我们必须找出“药方” ,加以疗治。
第一,教育与矫正关键在学校。现代中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他们正值青春期,心理发展不成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单新学生脆弱的心理极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学校应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教育他们以健康向上的心态面对人生,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针对单亲学生“早恋问题”,学校帮助学生分析危害性,教育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交友观,与异性朋友应该正常交往,不应超出一定界线,并让老师、同学多关心帮助他们,时刻注意他们的思想动向。
第二,建立单学生家庭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家庭成员及各成员性格特点、家庭经济状况、主要经济来源、特别应注明推动单亲的时间(加为大多数单亲学生每年在失去单亲的时间都表现为情结不稳定、心理波动较大)等情况。从而了解学生生长背影,对其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准确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解单亲家庭情况是矫正他们行为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学校、班主任及任课老师都应引起足够重视,发现问题及时互通信息。
第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矫正单亲学生偏颇行为的关键。对单亲家庭的学生要多,多鼓励,不讽刺、不挖苦,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得师生的思想感情容易产生共鸣,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第四,家长要与学校保质经常,可以采取家长到校查询的方式,这样使学校和家长进一步沟通,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促使单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效地约束、制止不文明行为。对于学生在家庭中的情结波动和性格缺陷,家长不应包庇,不要受“家丑不可外扬”的影响要及时向学校、教师反映,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建议学生家长应以自己良好的品行教育、引导、关心孩子,以对孩子的责任感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这是消除“代沟”的最好方式。同时家长要严于律已,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加为这些不良行为会导致单亲学生沾染不良习气,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总之,针对单亲家庭学生的行为表现,教师和家长都应当善待他们,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不甘落后的进取心,尊重他们保留隐私的权利。同时也要正视他们所处的特殊的家庭环境所带来的特殊的性格特征,以适当的形式给予特别的关爱、鼓励。
愿更多的人关心单亲家庭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雅斯贝尔斯. 爱的理解是师生双方价值升华的一个因素. 什么是教育[M]. 上海:三联书店,1991.
[2]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刘珣. 要重视教育客体的人本关怀.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12卷第4期.
[4]马立. 全国模范班主任教育思想和管理艺术. 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陈洪庆. 新时期班主任工作指南. 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声明:本文系作者独立撰写,无抄袭行为,否则后果由作者本人承担。
上一篇:【心得交流】岳园园心得
下一篇:【心得交流】韩庆风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