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万博足球app下载官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德育纵横>>师生风采>>文章内容
《普通高中学生人格教育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发布时间:2014/7/3 0:00:00 作者:蔡崇冰 浏览量:1360次

                              《普通高中学生人格教育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实施报告

万博足球app下载官网 课题组

一、本课题研究背景

1.当今中学生身心现状: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阶段,许多心理品质和人的特征在这个阶段形成发展,是个体人格特征的培养和塑造的关键期,当然,也是人格分化、走向独立的重要过渡时期,由于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影响,以及升学的压力,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或者学生本人,都容易忽略健全人格的养成,使中学生很容易偏离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导致人格缺失。

2.独生子女的性格问题:中学的独生子女比重逐年增大。不少专家指出,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独生子女普遍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性格缺陷。他们基本生活在一个没有玩伴的家庭环境下,与老一辈又没有共同的语言,交流甚少,从小就没有获得与同龄人较多的接触机会,更缺少了与同伴交流、处理事情的锻炼,这样一来,独生子女很容易产生性格孤僻、自私自利、依赖性强的性格缺陷。他们大多性格孤僻、固执任性、自私懒惰,不会关怀他人,更不懂得感恩报答。基本上都属于家里“小公主”、“小王子”的类型。从小受到父母的呵护,衣食无忧,饭来张口,缺少独立自主能力的锻炼,性格上大多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3.我校德育实践的需要: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因此,学校德育的方向必须以培养什么样的人为核心,以学生的参与体验为途径,实现育人为本的教育方针要求。我校基于自身的文化特点,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新的特点和时代要求,逐步形成以心育为基础,深化育人实效的德育思路。力争把我校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品德高尚、能力高强”的有用人才,所以,选择人格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无疑是符合学生个体成长、学校育人特色、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很有实用价值的选择。

二、课题的界定

“人格”的辞典意义有三项,一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二是指作为人应具有的品德、尊严、体面等;三是人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而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则是一个最重要最复杂的概念。“人格”一词“personality”,最初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在古希腊语中原意指希腊戏剧中演员所戴的各种面具,心理学沿用“面具”的含义,转义为“人格”。人格的界说很多样、很复杂,我国心理学界大致将人格概念界定为“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总和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显然,它包含着两个部分,一是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二是动态性的人际过程,即发生在人的内心,影响其怎样行动、怎样感觉的所有情绪过程、动机过程和认知过程。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含许多成分,其中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自我意识等方面。我们的研究所指向的,主要是“人格”的心理学意义和辞典意义第一项的综合。“高中生人格”是指承载在高中生这个人群身上的基于人格内涵的人才规格的总称。高中生是一个处于未成年与成年交接部的特定人群,习惯上未脱幼稚而意识上又趋向成熟,是他们较小学与初中生更为复杂的心理内在。因此,“高中生人格”问题应该是一个定位在从幼稚到成熟过度时期的学生心理成长的问题。

人格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人格培育的各种活动,活动力求把社会的思想观点、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价值观念通过活动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道德认识、公民意识和道德品质和行为方式。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通过研究实践,形成以心育为基础的德育工作实践模式。通过夯实学生的情感、思想和行为的培养塑造,深化学校的德育内容和途径。

通过研究实践,形成我校系统有效地的德育局面,从目标,措施,实施策略,结果评价等方面,研究实现以“两健两高”为目标,从“班级、年级、学校”三个维度实施推进,发挥“干部、教师、家长”三支队伍作用,突出“教育、管理、训练”的育人实效的我校人格教育脉络,打造我校德育特色。培养品德高尚的好公民、能力高强的好学生、身心健康的好人才。

通过研究实践,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切实提高学校的育人水平形成我校“课题引领科学实践”的德育工作局面。

四、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1.国内外研究现状:人格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研究证明,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差异不是智力差异,而是非智力差异,其中人格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时代的变革必然产生层出不穷的新观念、新事物,健全的人格是人们主动、积极地调节自我适应转变的根本保证。作为跨世纪的青年一代,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急剧变化,必须具有健全的人格。 围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这一主题,国内外就开始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 从八十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的教育逐渐由单纯重视智力开发转向同时重视人格培养。美国一家研究所曾对全国8600名中学生进行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71%的学生曾经在考试中作弊,68%的人曾经打过人,35%的人则曾经在商店里偷窃,这个调查揭示了美国教育制度所存在的弊端,引起了政府和学校的震惊和关注。为此,在一些学校开始在学校的运动队中开设人格教育课,目前美国已有48个州开始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洛杉矶联合校区正式开设人格教育课则走在了全国前列。日本提出二十一世纪的教育目标是宽阔的胸怀、健壮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自由、自律的精神。新加坡既重视智商教育中摆脱出来,又重视情操教育。德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学校不只传播知识,而且要关心学生品德、性格的培养。

从古至今我国历来重视人在青少年时期的人格培养问题。我国古代儒家学派,把“正直、仁义、智慧、勇敢”作为人的四大培养目标,五千年的文明史,也是一个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的文明史。而这些,无疑就是人格的两个方面。近现代社会,国家也一直很重视健全人格的培养,人格教育不同程度地融入了学校德育。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也已提上了议事日程,国家教育部就曾先后多次出台相关的文件,尤其是在一些发达的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极大的重视,有专门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类似的机构,许多中小学都配备有名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

但由于受传统德育观的影响,目前存在人格教育与传统的德育混为一谈的现象,因而育人的功效不太显著,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由此可见,在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人格教育问题上必须进行更加细致全面的审视和思考,争取用最少的时间和尽可能易操作的方法去实现中小学生的人格教育目标,进而全面提高中小学生思想、情感和行动的水平。

2.我校实践经验:我校德育的分年级实施项目已初步成型,效果显著。高一年级,从新手入学开始,我们着重加强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通过新生军训、入学教育、法制教育,让学生尽快地进行角色的转变,尽快的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高二年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以“成长?感恩?责任?梦想”为主题的 “九个一”成人教育系列活动,增强他们的成人意识,使他们懂得感恩,学会担当,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高三年级,我们注重理想教育,让学生学会规划自己的未来,并朝着自己的目标,奋力前行,一步一步去实现自己的梦想。道德法制教育亮点凸显。为了实现“品德高尚”的目标,学校除了加强道德品质主题教育活动之外,学校与江宁区检察院合作,“警校共建”,通过建立“青少年道德法制教育基地”,聘请检察官作为法制副校长,开展法制报告会、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法制教育图片展、道德法纪征文、知识竞赛等,大大提高我校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意识,提高法制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多年来我校学生犯罪率为零,而且严重违反校纪的行为也大大减少,形成积极向上、合作竞争的良好风气。为 “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目标实施,取得阶段性成果。学校心育工作机构健全,咨询工作计划合理、活动有序。心理健康教育已走进课堂,一方面将心理健康与主题班会和活动课相结合,开展体验式德育,另一方面直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目前我校编写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在高一年段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在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方面,有多篇心理论文、校园心理剧等在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和在期刊上发表,在2012年“第二届南京市学校德育创新奖”评选中,我校的《打造“阳光天使团队”,筑牢校园心理屏障》项目,荣获一等奖。荣获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市“示范心理咨询室”。德育机制和阵地建设效果彰显。《学生讲坛》《临江德育》等阵地建设成果显现,法制、道德、成人等教育主题初具规模。

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

本课题坚持以“新课程改革”理论为基本依据,“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我们认为,学生的发展一般应包括人格发育、知识发现和技能发展几个方面,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应该是人格发育。只要有了健康发育的完美人格,学生在知识发现和技能发展上就能大有作为。人格发育需要足够的营养,一般来说,政治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等都可能达成人格发育效果,但这些教育历来是“外施性”的,其效果素来不尽如人意。而我们知道,现代教育越来越强调学习的“内求性”,当学生把人格从善的信息反映为自己内在的兴趣点和诉求目标时,其学习活动必然是有效的和发展性的。

2.发生认识论

J.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中,活动图式论、同化顺应论、平衡与非平衡论三者是统一的。从认识的发生来说,儿童的认识来源于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建立认识的图式。人们总是用建立起的图式去认识事物,如果一个事物能纳入已有的图式,这就是同化,反之,如果一个事物不能纳入已有的图式,这就得调整改造已有的图式,这就是顺应。主体能再造客体,课题符合主体结构,这种状态,既是同化与顺应的平衡。从新的活动到新的平衡,不断进化,循环往复,便是发生认识论的全过程.

皮亚杰对认知发展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人的认识起源于活动,而活动又内化成为可逆的运算活动(内心活动)。在活动和具体运算之间有一个表象思维和直观思维的过渡阶段,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是平行的,思维结构越精细就越需要更多的语言参加,高级形式的运算结构是用语言来表达的。思维并非起源于语言,但智力越发展,语言的重要性也越大。儿童最初概念是前概念和前关系,以后发展到能稳定地区别个体和类别。运算的特征是归类和关系具有传递性和可逆性。成人思维中的逻辑结构和数学结构起源于儿童行动的一般协调,起源于儿童的归类、系列化和对应的行动。

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原理>>中将认识的形成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水平、前演算运动水平、具体演算运动水平、形式运动水平。有学者据此提出相应的具体教育模式。即感知教育模式、游戏教育模式、具体教育模式和形式教育模式. 

3.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是西方管理理论的第二阶段。前一阶段科学管理学派强调严格管理,认为管得严才能出效率。行为科学学派则强调人的行为,认为从人的行为本质中激发动力,才能提高效率。行为科学研究的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和需要,行为的动机尤其是生产中的人际关系

梅奥于1933年发表了他的著作《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总结了霍桑实验第一阶段的工作,创立了人群关系学说,认为: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工作条件、环境和工资的支付方式等物质利益,并不是决定生产率的主要因素,社会和心理因素对人们的生产积极性的影响更大。认为管理中要采用新型的方式,设法满足人们合理需求,激励士气,必须从社会和心理等方面去满足人的需要.

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论”认为,要尽可能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针对不同的人对不同层次的需要的追求,使其得到相对的满足,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现实社会的矛盾和冲突,提高生产率。美国的赫茨伯格又进而对满足职工需要的效果提出了“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认为仅仅满足需要还不能排除消极因素,应该注重“激励因素”对人的作用,“激励因素”可以认为是消除职工不满和抵触情绪的一种“保健因素”。而弗罗姆认为某一行动成果的绩效和成功的可能性的程度,又直接决定了激励因素的作用大小。

领导行为理论,是行为科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斯托格弟的“双因素模式”和以布莱克和莫顿为首的“管理方格法”认为,组织中的领导行为的两个主要因素,即主动结构(以工作为中心)和体谅(以人际关系为中心)必须结合起来,不应当在企业管理中趋于极端的方式,而应当是综合的领导方式.布莱克和莫顿还形象地设计了一个方格图表,以对生产的关心为横轴,对工人的关心为纵轴,选择有效的领导方式。

这一理论,主要强调了改善人际关系,满足公认的社会欲望,包括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提高士气。对学校的人本管理,具有深远的意义,管理者只有与教师学生交互作用,才能共同地完成教育任务。

4.心理学理论研究的结果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德国学者舒里安在《青少年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对许多人来说,青少年首先是给成年人制造麻烦,成为社会负担的一个群体,在成年人看来,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各种摩擦,秉性爆发出来。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开始顶撞父母和老师,甚至进行抗议,有时起来反抗大人给他们定下的种种限制,大人的要求,期望于是落空,孩子的过分举动,越出雷池行为则愈发变得频繁。中学生的“危机”显然被看作起来反抗的行为或受压抑的情绪,被看作由于寻求同一性而产生的危机,或者被看作因摆脱父母而产生的危机。在中学生时期正常变得不正常,连续变为断续,稳定转为不稳定,内心出现矛盾,客观世界处处使他们感到紧张,需要平衡他们的焦躁与惶恐,中学生渴望出头露面,张扬自己,常常出现越轨,迷向和偏离行为,中学生由于自控水平差,辨别能力低,为了寻求刺激甚至仅仅为了满足好奇心,便会无端动武,大喊大叫,喧哗聒噪,损坏公物,打架斗殴,情绪失控。有时又会因一点挫折而心灰意懒,冷漠以至破罐子破摔,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让人捉摸不透,迷惑不已。

著名心理学家彪勒,根据心理发展的倾向,把青春期分为两个时期,青春初期,也叫思春期,还有青春后期,他认为,青春初期的心理倾向特点主要是否定,这种否定的倾向,表现为不愉快、烦躁不安、反抗、执拗、粗暴、见异思迁、懒惰等。中学生的这一时期,感受性显著提高,常常容易兴奋,兴趣较远转移意志易动摇,对什么都怀疑,他们内在的不满情绪使他们对周围的人意想反抗,唱反调,意有一种胡闹的欲望,所以,这一时期又称否定期,或者反抗期,随之中学生日趋成熟,这种否定情绪会逐渐被肯定情绪所替代,他们会变得渐渐稳定、自信、有所节制。

中国学者沙莲香等人的研究表明:中学生在心理能力方面的发展(如记忆,判断,推理及学业成绩)并不与身体的发展相等,因为心理能力依赖于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文化知识的熏陶。

六、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 研究实现“两高两健”(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品德高尚、能力高强)的支撑项目和操作模式。

身心健康,即身体健康,包括健康的意识,知识和行为能力,着力研究我校体育课程的实施模式,严格执行中学生国家健康体质标准的落实,形成我校行之有效的途径;

心理健康,心育为基础,德育为拓展;着力研究深化我校的心理阳光团队建设,培养个体和集体的阳光心态和积极行为的实施途径方法,打造阳光校园。

人格健全,即学生的情绪情感教育和促进学生良好性格的发展;力图研究发挥积极心理学的成果,形成我校的积极心理教育培养模式。

品德高尚,即理想信念,价值追求,道德法律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等,着力研究深化加强我校警校共建模式研究,提高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水平。

能力高强,主要指学生的终生学习的能力,以及一项较高的艺术表达能力。着力研究深化班级学风建设研究,提高学生学习力,深化体艺的课外活动,实现每个学生有一个体育和艺术爱好的能力。

2. 研究建立适合人格教育实践的学生评价体系。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品德高尚的好公民、能力高强的好学生、身心健康的好人才、受人欢迎的好性格。

七、运用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分析、研究与本论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各种理论和事实加以整理、归纳、演绎,探求论题的理论依据。

2.调查研究法

实验中,运用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调查了解学生自主管理校园环境与自身良好品德形成关系的情况,形成资料为实验提供事实依据。

3.活动观察法

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研究对象在教育教学过程和日常生活条件下言语、行为的客观表现来进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4.经验总结法:将课题研究的内容、过程加以归纳,综述,撰写相关的阶段性小结,及时肯定实验成果,修正实验方案,或滚动实施,加以推广。

八、研究工作的步骤

第一阶段:方案准备阶段:(2013年1月——2013年4月底)

1.选定研究目标,确立课题,确立课题研究中的对象;

2.制定和论证课题实验方案,论证课题价值和可行性,确定最终研究方案;

3.制定好课题研究方案,做好课题的申报工作,争取立项。

第二阶段:方案实施阶段:2013年5月——2015年8月

1.认真做好材料收集工作,特别是课题的子课题的材料梳理,理论整合等工作;

2.围绕课题中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认真开展课题研究;

3.分步骤进行材料的整理,收集,最终形成文字材料;

第三阶段:专家论证评价,总结验收和结题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2月)

1.整理课题的原始材料和研究材料;

2.展示课题研究成果:召开现场会;

3.专家听取课题汇报,接受专家评估;

4.如验收合格,进行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

九、本课题研究的成果

1.阶段性研究成果以实验报告、论文的形式发表。

2.研究过程中,开展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一系列活动展示、视频、光盘等。

3.课题研究结题,形成一篇终期成果报告,总结典型案例,展示研究成果。

十、课题研究管理及研究成员组成

1.课题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组长:王安东

课题主持人:刘生忠 

2.课题研究人员

各子课题组长:施成国、陶家忠、孔令平、吴军、尚宗发、邱爽、王光军、尹政、连文明

组员:45位班主任

3.档案整理:张兆忠

十一、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本课题的研究成员,有较好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学校的德育工作围绕学生的人格培养已进行的多年的教育实践,已取得了一些实践的模式和经验,有较好的研究基础。我校为市、区两级教科研基地学校,本课题组人员曾在十五期间参加过省、市规划课题研究。课题组负责人主持了十一五省教科院重点资助课题《普通高中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创新研究》和市规划办规划课题《普通高中实行以学生志愿者为主体的自主管理模式的研究》的研究,课题组成员常年工作在普通高中教育教学一线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经验,致力于教育教学研究,研究能力强,研究成果丰硕,参与课题成员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或获奖。其中两人获教育硕士学位,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课题负责人刘生忠副校长具有教育管理硕士学位,拥有丰富的管理理论与实践经验。

课题组在制定本课题前期已多次开会研讨,并进行理论探究和实证调查,基本形成了共识。我校领导极为重视这一课题研究,建立了以校长分管校长为主持人、教科室主任、德育主任、共青团、学生会负责人、骨干教师为成员的研究班子,制定了较为完备而又易于操作的研究方案,为课题研究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和师资保证。

我校一向大力支持教育科研工作,学校拨款2万元用于本课题的研究,这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经费保障。学校将对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外出培训学习及研究予以一定的时间保证和经济补助。并在各种考评奖励上对课题组成员予以政策倾斜。

本课题预计利用两年的时间研究完成,时间较充足,能够很好地保证课题研究深入。相信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引导下,在专家学者的具体指导下,在我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实践下,本课题研究一定会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

我校开展的三三联动教育,即“三项工程、三个层面、三支队伍”相互联系,共成体系,形成一套“任务具体,层次分明,责任明确”的我校德育工作运行机制,有效地保障了研究目标的实施。

“三项工程”,是指教育、管理和训练三项;“三个层面”,是指班级、年级、学校;“三支队伍”,是指德育管理干部,任课教师,家长队伍。 “三项工程”实现教育主题化、管理精细化、训练常态化。教育主题化,就是通过主题教育的形式深入系统落实教育目标。目前,学校已提炼落实法制教育、成人教育、校风建设、总结表彰、形势教育等主题,班级层面的主题班会活动,年级层面演讲表演,全校层面的学生论坛并分层推进,不断强化;管理精细化,包括学生发展指导和在校一日常规,加强检查,并每日一公布,每周有小结,每月一统计。训练常态化,主要对“三大”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学生高雅气质形成进行训练强化。

“三个层面”上下联动,分层推进。主要是从学校年级班级三个层面分层实施。班级重点是以优秀班集体的争创活动为主渠道,规范班级管理的工作任务和流程,提高学校整体的班级管理水平。年级重点是抓好年级风气和精神氛围,开展适合本年级的主题教育活动和管理督促班级的管理和训练。学校主要抓好学校优良校风的形成,通过教育主题的决策、校园文化建设、大型活动的组织、班主任年级的考核评价、管理制度的制定完善等,营造全校性的育人氛围。

“三支队伍”的能力和作风,是影响德育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管理考核。我校通过成立德育中心组,强化对全校工作的领导和落实,通过改革班主任的培训模式,增强对实用技能培训和交互研讨形式运用,提高培训实效。抓实任课教师全员管理细节,增强管理的力量,通过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丰富“家校共建”模式。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办公室:02552728815 教务处:02552728116 德育处:02552728113 总务处:02552728112 教科室:02552728115

Copyright © 2018 www.njljgz.cn All Right Reaserved. 万博足球app下载官网 拥有所有版权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诚信大道188号  025-52728815管理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