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也要踏踏实实地“吃进”文本
发布时间:2017/9/25 15:24:04 作者:27506 浏览量:1449次
复习课也要踏踏实实地“吃进”文本
——《分析散文的结构》教学叙事
语文组 蒋根花
进入高三,学生和老师也就进入了复习课的学和教的模式。师生都密切关注
考纲的要求和变化,丝毫不敢大意。一提高三的复习课,给人感觉就是严肃而又严谨的。其实,复习课也是一种学习,完全可以以常态课多样化的形式呈现。
语文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化被动为主动,成为课堂的主人。既然如此,那么,首先在紧张又严肃的高三复习课上,当我们预先的严谨的教学安排与实际教学动态发生偏差时,我们该怎样发挥教学机智,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呢?其次,在复习课上,如何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呢?还有,新课标规定:现代教育理念下的语文教育应该充分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整合。复习课上,学生同样可以接触到大量的文本,文本中的蕴涵丰富的人文营养。语文也是人文学科,它“首先是欣赏课程,在欣赏中有所感受,在欣赏中获得陶冶,在欣赏中美化情怀。”那么,在复习课中如何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人文性,汲取到人文营养从而使情操得到陶冶呢?
我在复习《分析散文的结构》专题中,体验到了复习课的难上,新课程教学的难处以及其中蕴含的魅力。我在备课时,目标非常明确,充分考虑到本节课文本选择的典型性,方法指导的科学性,复习效果的高效性。可是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不是完全对等的,这也是课堂教学的迷人之处,复习课也不例外。
课堂学习的第一环节是“考点解读”。
按照惯例,我把考试说明关于此考点的内容在幻灯片上展示出来,由于是下午第一节课,学生昏昏欲睡,我播放出幻灯片,学生有的抬头看看,有的头都不抬。我解说此考点,他们表现出全然与他们无关的样子,与课堂无关的样子。我提醒了他们一下,收效甚微。于是我换了一种方式:
我说:同学们看看,关于分析散文的结构,以往的《考试说明》是怎么表述的?再看看今年的又是怎样表述的?变化在那里呢?谁能发现?于是我在实物投影仪上把去年的《考试说明》关于此考点的内容展示出来。
这时学生一一对照,有人发现了不同,纷纷讨论起来,大家七嘴八舌地说了出来。我分别让两个同学说说,其他同学也跟着精神起来。
考点解读完毕,进入第二环节,“考点体验”。
我选的文本是《上善若水》,例题是:“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的内容表达有什么作用?”这是江苏卷的一道高考题,我要求学生课前做好。我把学生的答案在投影仪上展示出来,很多都写着:“开头三句开门见山”,“引出下文写都江堰的内容”,“为后文作铺垫”等等。这些答案的共同点是用了套话,没有针对性。
我问王同学:“既然你答文章开头开门见山,那,能不能说说,文章如何开门见山的,见了什么山?”他支支唔唔答不上来,其他学生笑。
我又问刘同学:“你说开头引出下文写都江堰的内容,下文紧跟着都是写都江堰的吗?”他看看文章说不是的。
我又问另一同学,开头三句为后文什么内容作铺垫呢?他也回答不好。学生经我这一系列的问题,精神是精神了起来,却冷场了。这时我意识到一定是他们文章没有读懂就匆匆下笔做题了,难怪写的都是套话。
我原打算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答案是如何产生的,由此进行有关散文结构的知识总结环节,可是学生连文本都没读懂,接下去硬生生地总结知识也就不合适了。于是我立即暂时停止进入下一环节。改为全体读文章。
我让学生自读一遍,然后全体朗读文本,读后再让学生分层概括内容,学生经过课堂上两遍的读书活动,对文本的内容有了很仔细的了解,很快就把文章的内容弄明白了。我让顾同学上黑板把文章的主要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没想到他很快就轻松搞定了。学生把文本的内容真正弄懂了,文后的题目自然而然就会做了,于是我让学生再来修正自己的答案。
在文本上,我们足足停留了12分钟,这在复习课中真是一件奢侈的事!可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学生弄明白文本后顺利进入下一环节——总结归纳有关散文结构的知识。
这一环节,我让学生依据《耽在磁器口的光阴》文后题,以小组形式讨论文章开头段、中间段、结尾段在全文中的作用,然后归纳出它们的作用。学生也是先认真阅读文本,分别概括开头段、中间段、结尾段的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之后,学生总结出有关散文结构的知识,于是水到渠成地进入“当堂反馈”环节,反馈效果很好。然后自然而然地进入“解题方法总结”的环节,学生最后竟然抢着说自己总结出的解题方法和答题规范。
……
不知不觉中,下课的时间到了,同学们依然沉浸在积极的思维中,解题热情高涨。这节课的课后巩固,我相信学生会认真读文本认真答题的。
课后,回想起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感、踏实感、欣慰感油然而起。如果这节可还是按照自己的课前设计勉强进行下去,从教的角度来说,是可以完成这堂课的教学任务的。但是,如果学生只是跟着老师走,被动地接受复习指导,在文本上花的时间不够,没能“吃进”文本,即便会解此类题了,也免不了会“消化不良”的。等到下次遇到新的文本,不一定能很好的地分析其结构。更何况现在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要关注课堂关,注学生本身,如果还是用老的那一套,就是“穿新鞋走来老路”,这样新课标提出的目标就难实现。所以今天这堂课的文本处理办法,既是难得的教训也是宝贵的经验。
今天这节课也让我收获颇多,对以后的课堂教学很有启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课堂教学中出现冷场时,不可生硬地上下去,否则不但达不到教学目标,反而会使得课堂气氛更沉闷,老师觉得累,学生会更累,甚至会有挫败感。最好的方式是因势利导,不必拘泥于备课安排,让学生在文本上多停留一会,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用一些简单巧妙的问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自己动起来,在讨论、交流、合作中逐步解决复习中的重点难点。复习课中,我们不妨暂停一下,踏踏实实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这是一种从容的教学态度,也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观念的体现。
二是,要坚持不懈地转变教学观念。特别是像我这样教了十几年的所谓老教师,未来的路又还很长,受原先的一套教学观念和方法影响较深,要适应新课程新理念,还真需要持之以恒地和自己的“作斗争”。要老老实实,从每一教时的备课开始,从每一篇文本的结构入手,设计中融入新理念,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来安排教学,关注学生核心素养,使学生有理解会反思,这样才能逐步走进新课程,为推进新课程尽绵薄之力。
【反思与改进】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把握两点:一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二是复习课的质量。
课前我自己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感觉到这是一篇非常棒的文章。阅读这样的一篇文章,撇开做题不谈,我自己感觉收获颇多。学生读此文一定也能收获很多,比如学生通过文本了解到都江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上善之作,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任都可以称之为“上善之人”,也知道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喜欢用水来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从教学实施来看,虽然刚开始时出现了短暂的“冷场”,但能够及时调整思路,把主动权下放给学生,让他们去寻找与发现,并调动起讨论、交流和表达的积极性,学生在主动的参与中水到渠成地解决了问题,体验到成就感。复习课也可以上得“很积极”。评价一堂课的好坏的重要依据就是看学生有没有真正 “动”起来。如果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做学习的主人,那这样的课的质量必定是高的,也肯定会是成功的。
从复习散文的结构这一角度来说,这节课的复习效果也是非常理想的。学生在自己比较考试说明的变化中明确了复习的目标和重点。只因很“奢侈”地花了一些时间去阅读文本本身,对文章开头、中间、结尾句段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而形成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一套关于此考点的解题方法。学生活动充分,读得充分,思维得到有效训练。值得探讨的问题是,当教学结构已经调整过后,该怎样恰当使用设计好的多媒体内容?怎样做到既保护学生发言表达的积极性,又合理安排好复习的节奏和课堂的密度?如此等等,都需要进一步去探索,找到合适的方式方法。
这堂复习课,让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充分走进文本,沉下心来,立足文本,心中有“人”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主动去学习,从而教学相长。也体会到了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三语文复习课也可以上得多姿多彩,也可以上得充满“语文味”。
一句话点评:教师如何克服职业倦怠感和自己的“作斗争”——反思、改进、提升。教学是艺术,追求无止境!
上一篇:幸有往事可回首
下一篇:脱下高跟鞋的“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