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万博足球app下载官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教研组>>历史组>>教学资源>>高二年级>>文章内容
必修三第三单元

发布时间:2018/10/15 15:38:52 作者:严传勇 浏览量:1089次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公元751年,唐朝与阿拉伯帝国在中亚怛罗斯发生战争,唐军战败被俘2万余人,其中包括一些手工工匠。学者季羡林称此次战争是“中阿之间第一次技术转移”,该技术最有可能是(  

A.造纸术          B.火药        C.人工磁体指南针      D.活字印刷术

2、柳诒征《中国文化史》载:“(宋代)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得书易,则读书者不甚爱惜。”主要原因是(  )

A.印刷术的发展               B.科举制度完善

C.造纸术有突破               D.图书成为商品

3、《齐民要术》是一部农学专著。结合材料贾思勰“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关心人民疾苦”,由此可以判断书名中的“齐民”,指平民百姓。“要术”指谋生方法。A、D不符材料 “关心人民疾苦”。),《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顺天时,量地力,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这一农学思想最有可能出自(  )

A.《齐民要术》    B.《农书》   C.《农政全书》     D.《氾胜之书》

4、 15世纪时,梵蒂冈一位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 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以媲美。”材料中的“发明”是指  

A.造纸技术    B.雕版印刷    C.出版自由   D.活字印刷

5、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               B.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

C.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               D.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

6、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然而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

①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②重视实用技术   ③重视系统性的科学实验   ④理论体系完整

A.①④          B.①②          C. ③④          D.①③

7、十五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以媲美”。材料中的“发明”是指(  

A.造纸技术                          B.活字印刷

C.出版自由                          D.书籍装订

8、2010年广州亚运会以放烟花的中国传统方式点燃了亚运圣火,火药武器在我国古代最早出现于(    

A.春秋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9、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西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这里“物质文化”的展开主要有(  )

①纸币的流通    ②火器的使用    ③指南针的普遍使用    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明清时期,通俗文学蓬勃发展,出现了风靡全国的“四大奇书”,“四大奇书”指的是(  )

①《三国演义》         ②《水浒传》        ③《红楼梦》          

④《金瓶梅》           ⑤《西游记》       ⑥“三言”“二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⑥

11、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咒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这反映出明代出现(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12、有人这样评论某位词人:“他(她)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以词怀古、感旧、记游、说理,使词从‘樽前’、‘月下’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下列人物,最符合这一评论的是(  
A.柳永     B.苏轼        C.李清照         D.辛弃疾

13、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宣布,在该省安阳县安丰乡两高穴村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被确认为曹操的陵墓。据文献记载,曹操生前封“魏王”,死后谥号“武王”。你认为在确认曹操墓的下列证据中,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是       (    )            

A.考古学家根据史书记载,得出曹操陵墓位于今河南安阳一带的结论

B.墓葬中出土的器物、画像石等物品具有汉魏特征年代相符

C.墓中出土的一批刻有“魏武王”铭文的石牌和石枕

D.墓室中发现的男性遗骨,据鉴定年龄在60岁左右,与曹操终年66岁吻合

14、小说在明清时期被社会上层人士看成是“猥鄙荒诞,徒乱耳目”,皆“黩载”(正史不记载)。1902年,梁启超创办《新小说》,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把小说提到“文学之最上乘”的崇高地位。小说这种地位的变化反映了(   )

A.市民阶层的进一步扩大            B.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影响的扩大

C.小说政治功能日益突出          D.改良派政治立场发生重大变化

15、竹枝词是一种由民歌发展而来的文人诗体,它具有通俗易懂、不拘格律、以诗存史等特点。有两首这样写道:“靠左边行分两旁,章程订立本周详。马车别有通融法,飞走中间亦不妨。”“一平马路真如邸,信步行来趣更奢。眼底耳根两清净,从今不见破骡车。”对上面的两首竹枝词解读正确的是(   )

A.传统交通工具完全被新式交通工具取代    B.出现了顺应时代特点的道路交通规范

C.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风俗造成严重冲击    D.中国近代交通工具依赖进口

16、“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重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是北宋著名词  

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它反映出作者的词风特点是:

 A.清新婉约         B.通俗易懂          C.刚健豪放           D.沉郁悲壮

17、2015年为“中英文化交流年”,作为“中英文化交流年”的重点项目,《杨门女将》和《霸王别姬》两部经典大戏赴英国的利物浦和伦敦进行演出并获得巨大成功。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历史上曾经有皮黄等称呼                B.以徽戏和汉戏为基础逐渐形成

C.徽戏进京标志着京剧正式形成             D.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

18、以下两幅图包含了很多中国文化精神元素,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这种画风最为突出的是哪一时期(  )

A.魏晋南北朝               B.唐代

C.宋代                     D.元明清

19、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市民们无意于追求典雅的意境、浓郁迷离的诗情,而是醉心于能直接地并情调热烈地满足感官享受的艺术样式,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  )

A.汉赋   B.唐诗   C.元杂剧    D.理学

20、“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的描述  

A.魔术                            B.绘画

C.戏剧                            D.诗歌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有这些(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时期)技术,包括其改进的策略,都完全可以由中国人在14世纪所具有的科学知识中研发出来。但当时的中国人却没有加以制作或利用,以致后来这些机器由于无人使用而消失了。因此,我们必须推断在纺织业的领域中,中国传统的工业技术未能有进一步的开展,基本的阻力不在于缺少更高的科学知识,而在于那些促进工业技术的发明与进步更新的经济动力与知识思想力量的减弱。
                        ——马克·尔文《中国历史发展的型式》
  材料二  当时(18世纪)中国经济发展达到饱和点,此时再想创新创业增加投资,不但无利可图,甚或会本钱无归(经济学上的边际获利递减率);因此富裕人家,多不愿其子弟外出开创新天地。而设计使其安守家园,娶妻纳妾之余,抽上大烟,胜于出外生事冒险(这也与明代专制政治和清代异族统治下法网严峻和地方势力的改变有密切关系)。在此情境下,浪费人力的文化逐渐成形:妇女裹小脚,坐八人大轿,妻妾奴婢成行,都是浪费人力的社会文化行径。与此对应,为节省人力而创设的各种机器,便变为非当务之急了。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中国的发明创造也是引人注目地随着时间而起伏不定。直到公元1450年左右,中国在技术上比欧洲更富于革新精神,也先进得多,甚至大大超过了中世纪的伊斯兰世界。中国的一系列发明包括运河闸门、铸铁、深钻技术、有效的牲口挽具、火药、风筝、磁罗盘、活字、瓷器、印刷(不算菲斯托斯圆盘)、船尾舵和独轮车。接着,中国就不再富于革新精神。
                    ——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均谈及中国古代的科技问题,其观点所具有的共识之处有哪些?    

(2)材料一和材料二在中国科技落伍的原因方面作了阐释,其共同认识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科技落伍的原因。    

2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风度是魏晋时期独特的审美特征,……它使人回归到了本真与自然。魏晋士人以放旷、恣意的人生态度……把作为文人知识分子对正义的理性思辨和坚守以艺术的、哲学的、人性的方式传达于世,达到了真善美融为一体的极致之境。

                             ——居瑢《风流蕴藉:魏晋风度的文化内涵》

   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钱大昕(清)《十架斋养新录》

1)结合史实说明魏晋风度在思想、书法、绘画方面是如何体现的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分析宋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明清小说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了许多名垂青史的大诗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以上诗句的作者是谁?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两首诗的不同风格。

(2)你认为唐诗繁荣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上图是中国古代描绘市井生活的一幅名画的局部。有人称,看了这幅画,“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

(3)此作品朝代             ,作者是              

作品的名称是《               》,作品的风格是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作品所蕴含的历史信息。

答案

一、选择题

1A

2、【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是宋代藏书的数量迅速增多的主要原因。科举制度完善不可能出现读书者不甚爱惜书,排除B项;A、C两项相比,显然印刷术更有利于增加书的数量,且造纸术的改进是在汉朝,排除C项;图书成为商品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3、【答案】A

【解析】识记,材料出自《齐民要术》。

4D

5C

6、【答案】B

【解析】中国古代科技。“物理成就却不多”“化学成就却不突出”“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说明中国古代科技不重视重视系统性的科学实验与理论,  因此③④排除,这属于近代西方科技的特点。

7B

8、【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学科网(www.zxxk.com)--国内最大的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国古代四大发明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火药是在唐朝中期炼丹过程中偶然发现,后来到了唐末火药武器开始应用于作战。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9、【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材料强调了宋代的社会发明,结合教材内容,①②③三项均是宋代的科技成果和重大发明,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出现在唐代不符合题意排除BCD,故答案选A项。

10、【答案】B

【解析】《红楼梦》是批判现实的文学力作,“三言”“二拍”是明晚期短篇小说集,不属于“四大奇书”。

11A

12、B

13C

14、【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的文学成就。明清时期小说不受重视。梁启超认为小说有利于社会治理,梁启超是维新派的代表,主张进行社会变革,C项正确。A、B两项是小说地位发生变化的原因而非表现,可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改良派政治立场的变化,D项错误。

15B

16、C

17、C

18、【答案】D

【解析】这两幅图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可以判断属于文人画,而文人画盛行于元明清时期,故选D。A魏晋时期士大夫活跃于画坛;B唐代绘画吸收了外来风格;C宋代风俗画成为最大亮点,故选D。

19C

20C

二、非选择题

21.1)都认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卓著,而在近代社会到来之前逐渐停滞落后。
2)都认为在18世纪以后,中国科技发展缺乏社会经济动力。经济发展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和来源,中国历史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分散性决定了对科技发明的需求有限,从而制约了科技进步。
3)缺乏社会需要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制约;专制制度对科技人才的束缚;相对封闭和相对富庶的大陆造成的经济生活方式的影响。          
【解析】第(1)问通过对材料内容的阅读可以看出三则材料均认识到中国传统科技的卓越成就,并在近代走向落伍。第(2)问注意两则材料均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论证。第(3)问对以上材料的观点进行归纳概括即可。

22.(1)思想:道教、佛教盛行。

书法:王羲之的行书(或《兰亭序》)。

绘画: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或《女史箴图》)。

(答到儒学面临挑战、书法发展到自觉阶段、文人画兴起等都可酌情给分)

2)观点: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

原因:经济繁荣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中央集权加强,统治者重文轻武;科举制度、教育发展;国内外交流频繁。(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3)特点: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读者群包括了社会各阶层);影响力超过儒佛道三教。

因素:君主专制的加强(或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黑暗);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阶层需要。

23.(1)李白;杜甫。李白生活在盛唐,诗歌充分体现了盛唐张扬的个性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时期,诗歌充满忧国忧民的炽热之情,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2)主要原因:唐朝开放和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3)朝代:北宋;作者:张择端。名称:《清明上河图》;风格:属于风俗画。

(4)作品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的繁荣景象,反映了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反映了北宋时期城市的繁荣。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办公室:02552728815 教务处:02552728116 德育处:02552728113 总务处:02552728112 教科室:02552728115

Copyright © 2018 www.njljgz.cn All Right Reaserved. 万博足球app下载官网 拥有所有版权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诚信大道188号  025-52728815管理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