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万博足球app下载官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教研组>>历史组>>教学资源>>高三年级>>文章内容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发布时间:2018/10/15 16:58:06 作者:严传勇 浏览量:1131次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一.选择题:

1.(2008?江苏?24)以下是1917年——1921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所发文章的主题统计,观察图例,结合所学知识,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

A.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

C.为《每周评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D.《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

2(2009?江苏?6)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与梁启超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 D )

A.宣传救亡图存的道理       B.吸取西方政治启蒙学说

C.抨击封建专制思想         D.借用传统学说鼓动革新

3(2010?江苏?10)近代以来,中国各阶级为追寻独立,民主,自由和富强之路,都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图片所示文献中,能够反映资产阶级这种探索的有( B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2015?江苏?9)1901年梁启超首先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五四运动之后“中华民族”一词逐渐普及,几乎家喻户晓。“中华民族”概念从产生到被认同的背景应该是(  A )

A.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B.维新思想初见端倪

C.传统文化备受冲击     D.军阀割据战火连年

5.(2015?江苏?13)美国《展望杂志》曾推选全世界“百名闻人”,胡适当选。当选理由“曾经替中国发明了一种新语言”。这主要是基于他(  B )

A.创办《青年杂志》  B.主张文学改良  C.倡导“民主与科学”  D.发表《狂人日记》

6(2016?江苏?10)《新青年》刊文指出:“专制国本建筑于主权者独裁之上……共和国本建筑于人民舆论之上。”故“政治实质之变更,在国民多数心理所趋,不在政治之形式”。材料强调当时的紧迫任务是(  C )

A.进行社会改良        B.推翻君主专制     C.开展民众启蒙      D.发起国民革命

三.材料题:

7(2007?江苏?38)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前列,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进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维新思想有哪些政治主张?(2分)

(2)20世纪初,陈独秀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3)20世纪20年代末到9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业已形成的两项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什么?(2分)概括指出它们主要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哪些重大问题?(3分)

答案:

(1)康有为:把儒家今文经学中的“三世说”和西方的进化论结合起来宣传维新思想。

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2)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的影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是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五四运动的发生。

(3)两项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主要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重大问题:

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问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8.(2012?江苏?37)一部思想解放史,就是一部互融交流的文明发展史;也是一部除旧布新的改革史;更是一部荡气回肠的革命斗争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政治界虽经三次革命,而黑暗未尝稍减。其原因之小部分,则为三次革命,皆虎头蛇尾,未能充分以鲜血洗净旧污;其大部分,则为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深积。并此虎头蛇尾之革命未有焉。此单独政治革命所以于吾之社会,不生若何变化,不收若何效果也。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2卷

材料二 三纲之根本义,阶级制度也。所谓名教,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制度者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与阶级制度极端相反。此东西文明之一大分水岭也。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相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青年杂志》第1卷

材料三 由《新青年》卷起的新文化运动狂飙,猛烈地冲击了千百年来束缚中国人心智的道德、伦理观念及建构其上的政治意识,运动本身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认识中西文化差距问题上,已从器物、制度的层次深入到精神文化的层面,其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和对西方思潮的大量引入,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自由观念和开放意识的青年,对于民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中国革命未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了深化革命,陈独秀等知识分子以什么为旗帜掀起思想解放运动?(3分)

(2)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根源是什么?材料二认为束缚中国民主的最大阻碍是什么?(2分)

(3)材料三提出,学习西方历经了“从器物、制度的层次深入到精神文化”的演进。以“器物”层次为例,概括指出思想领域里的两个史实依据。(2分)

(4)材料三对于新文化运动作用的评价,你是否赞同?请说出相应的理由。(2分)

答案:

1)根深蒂固封建思想未能清除。(1分)旗帜:民主与科学。(2分)

2)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1分)障碍:封建伦理纲常。(1分)

3)林则徐等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分)

4)答案之一:赞同。(1分)理由:新文化运动促使了民众的觉醒,使人们受到了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或唤起了人们对国家事务的关心)。(1分)

答案之二:不赞同(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1分)理由: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片面性。(1分)

1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办公室:02552728815 教务处:02552728116 德育处:02552728113 总务处:02552728112 教科室:02552728115

Copyright © 2018 www.njljgz.cn All Right Reaserved. 万博足球app下载官网 拥有所有版权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诚信大道188号  025-52728815管理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