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万博足球app下载官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教研组>>地理组>>教学资源>>高一年级>>文章内容
必修1复习提纲

发布时间:2018/10/16 9:54:27 作者:吕银萍 浏览量:1806次

万博足球app下载官网 必修一复习提纲

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

1.1宇宙中的地球

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总星系   河外星系

            银河系    其他恒星系

                      太阳系    其他行星系

                                地月系

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         八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星、海王星

?         普通的行星:地球与其他行星在绕日公转时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且根据质量、体积等结构性质可以把八大行星分为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王、海王)。

?         特殊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

?         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a因为太阳光照的稳定和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故地球具有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b日地距离适中和地球的公转自转周期适当,使地球上具有了适合生命存在的温度条件

     c地球具有合适的质量和体积,使地球具备了适合生命存在的大气条件

     d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水形成了原始海洋,使地球上有了液态水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a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和热;地球上的生物生长离不开太阳b太阳辐射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c太阳辐射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能量

?         太阳能量来自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4.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         太阳大气层:(由里到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         太阳活动的类型: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出现在色球层)

?         太阳活动的周期:11年

?         太阳活动的特点:黑子和耀斑的活动具有整体性,黑子活动增强的年份也是耀斑爆发的年份,黑子所在区域上方也是耀斑出现频率最多的区域

?         太阳活动的影响:a扰乱地球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b影响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c两极地区的上空出现美丽的极光d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太阳活动有关

1.3地球的运动

5.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方向

周期

角速度

线速度

自转

自西向东(侧视)

北逆南顺(俯视)

一个恒星日时长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自转360度)

一个太阳日,时长24时

除南北两极点外,都是相等的15°/h  

规律: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南北纬60°处减为赤道的一半;南北极点为0;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公转

自西向东

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规律:近日点(1月初)较 快,

远日点(7月初)较 慢






?         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联系地球公转的意义)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回归运动,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并由此产生了四季的更替和五带。

?         (1)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23°26′N

                             0°

23°26′S

?         (2)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

夏至日

冬至日

春分或秋分日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及其以北达到最大值,南半球达到最小值)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达到最大值,北半球达到最小值)

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昼夜长短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纬度越高昼越长;

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纬度越高昼越短

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纬度越高昼越短

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纬度越高昼越长

全球昼夜平分

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

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

昼夜长短的变化:

春分夏至: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昼长夜短;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昼短夜长;

夏至秋分: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昼长夜短;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昼短夜长;

秋分冬至: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昼短夜长;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昼长夜短;

冬至春分: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昼短夜长;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昼长夜短。

?         (3)四季和五带

天文四季: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昼最长,即太阳辐射最多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

气候四季:3、4、5——春;6、7、8——夏;9、10、11——秋;12、1、2——冬

五带划分的界线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无太阳直射,有极昼、极夜现象

无太阳直射、无极、昼极夜现象

有太阳直射,无极昼、极夜现象

无太阳直射、无极、昼极夜现象

太阳直射,有极昼、极夜现象

6.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         昼夜现象(半球)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         昼夜更替的原因:地球自转

?         昼夜的分界线:晨昏线    由昼进入夜——昏线     由夜进入昼——晨线

                 晨昏线的画法:一般情况:垂直于太阳光线,平分赤道

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转

?         区时的计算:每个区时跨经度15°,相邻两个时区相差1小时,东加西减

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东经120°的地方时或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00

7.地由于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影响——南左北右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8.地震波:纵波:传播速度 快 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

横波:传播速度 慢 ;可以通过固体

9.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         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 地幔、 地核

     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以上,薄薄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地幔:介于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  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

     地核:古登堡界面以下

    岩石圈: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

?         地球的外部圈层:水圈、生物圈、大气圈

     水圈: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主要成分是氮和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1.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结合书上的图)

?         太阳辐射能是地面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         a大气对太阳的短波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小,大部分的太阳辐射能够到达地面

b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温度升高,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传出热量,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吸收较多,地面辐射放出的绝大部分热量都能被大气吸收,使得大气受热

2.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         a太阳辐射传到地面使得地面增温    b地面的长波辐射被大气吸收使得大气增温    c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把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         案例: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温度高——多云的夜晚云层厚,大气逆辐射作用强

         阴天比晴天温差小——阴天云层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温度不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温度不低

3.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  a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在近地面形成低压,高       空相反。

b空气冷收缩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相反。

c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

?  案例:海陆风、山谷风、热岛效应

2.2气压带和风带

4.理解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P34图2.10)

?  a七个气压带高低相间分布    

?  b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

5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夏季: 副热带高压带被亚欧大陆上的亚洲(印度)低压切断。高压(夏威夷高压)保留在海洋上

冬季: 副极地低压带被亚欧大陆上的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切断。低压(阿留申低压)保留在海洋上

6.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

?    东亚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西北风-寒冷干燥;夏季:东南风-温暖湿润

?    南亚季风: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东北风-低温干燥)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夏季:西南风-温暖湿润

7.结合实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         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冬季偏南,夏季偏北

?         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类型

成因

分布规律

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南北纬10°之间;赤道附近,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

全年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控制盛行西风带(冬季)交替控制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好望角地区、澳大利亚的西南角北美洲的加利福尼亚沿海、智利中部

夏季高温少雨

冬季温和湿润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西欧、美洲太平洋沿岸

全年温和湿润

热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北纬10°—25°大陆东岸,南亚、东南亚

全年高温,分为雨旱两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我国秦岭—淮河以南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低温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

北纬35°—50°大陆东岸,我国秦岭—淮河以北,日本、朝鲜半岛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2.3. 常见的天气系统

8.理解面系统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类型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

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

暖气团运动

被迫抬升

主动爬升

图示

符号

天气特征

过境前

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

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过境时

伴随大风,可能出现雨雪天气

多为连续性降水或雾

持续性降水

过境后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降水区

主要在锋后

锋前

天气实例

我国北方春季的沙尘暴;

②我国夏季北方的暴雨

③一场秋雨一场寒;

冬季的寒潮

一场春雨一场暖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六七月)






9.理解低压、高压系统得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气旋

反气旋

气压状况

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气流流向

北半球

逆时针方向,中心辐合上升

顺时针方向,四周辐散下沉

南北球

顺时针方向,中心辐合上升

逆时针方向,四周辐散下沉

天气状况

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简图

(北半球)

我国典型的天气

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天气

长江流域七、八月份的伏旱,





?         台风及其危害:热带气旋  特大暴雨、狂风、风暴潮

?         寒潮及其危害:冬半年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      剧烈的降温、大风、暴风雪、霜冻

2.4 全球气候变化

10.了解全球气候变化

?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

11.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及其影响

?         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人为原因: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加(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植被的破坏)

?         气候变暖的影响:a海平面上升—改变海岸线;淹没沿海低地;b影响农业生产—低纬度作物产量将减少,高纬度作物产量可能增加c影响水循环

?         气候变暖的适应对策:多使用清洁能源;植树种草;防止森林火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                                         具

3.1自然界的水循环

1、相互联系的水体

?         水的存在空间: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其中  海洋水,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

?         陆地水体:在地球淡水中,冰川是主体,水量约占淡水总量的 2/3。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2.知道水循环的概念

?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3.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见右图)

①水汽输送 ②降水 ③蒸发 ④蒸腾⑤地表径流 ⑥地下径流  ⑦下渗

?         水循环的意义:a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b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c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d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3.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4.了解洋流的概念及类型(寒流、暖流)

?         洋流的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得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         洋流的类型:(按性质分类)--掌握寒暖流的判断

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

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从高纬流向低纬的洋流)

15.了解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结合实例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读世界洋流分布图)

?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a中低纬度海区: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大洋东岸为寒流,大洋西岸为暖流。

b中高纬度海区:北半球: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逆时针)南半球:只有西风漂流大洋东岸为暖流流,大洋西岸为寒流。

 c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夏季:顺时针          冬季:逆时针

?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全球的大洋环流,对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分布,有着重要的意义。 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减湿

寒暖流交汇: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的冷水交汇

2、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

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盛行上升补偿流:秘鲁渔场

3.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有利:顺水航行可以节省燃料,加快速度

不利:逆水航行减慢速度;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

4.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加快净化速度        不利:扩大污染范围

3.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5、水资源及其分布

?         水资源的定义

(1)广义:水资源包括水圈内的水量总体    

(2)狭义:主要是指陆地上目前人类所能利用的淡水资源  

(3)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

?         全球水资源的分布

(1)衡量标准: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

(2)世界水资源分布

六大洲中: 亚洲(最多) 、 南美洲 、 北美洲 、 非洲 、 欧洲 、 大洋洲(最少)

国家中: 巴西 、 俄罗斯 、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 中国

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及原因

(1)空间分布特点:南方多,北方少;(受夏季风影响时间长短造成)东部多,西部少(距海远近、夏季风)

(2)季节分布特点:夏、秋两季多,(夏季风影响)冬、春两季少(冬季风影响)

6.合理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a.淡水资源总量少    b分布不均(时间和空间)

(2)人为原因:a人口的增加,工农业的发展——需水量增加

             b水体污染、水资源浪费 ——供水量减少

人类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开源措施:a 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b 海水淡化,人工增雨c修筑水库——缓解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b跨流域调水——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节流措施:a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b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其他措施:a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b植树种草,涵养水源;c修建污水处理厂,污水达标排放;d适当提高水价。

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内力作用

?         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         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         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         地壳运动的类型:

地壳运动的类型

岩层发生的变化

形成的地表形态

关系

水平运动

水平挤压隆起

水平断裂

褶皱山系

断裂带

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相伴发生,主要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

垂直运动

上升或下降运动

地表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         内力作用的影响: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2.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

?         流水的侵蚀地貌:“V”形谷、瀑布峡谷(长江三峡、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地貌、喀斯特地貌(桂林山水、云南的路南石林、溶洞)

?         流水的堆积地貌::河口附近三角洲、山前洪积—冲积扇、河流中下游河漫滩平原

?         风力的侵蚀地貌: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城堡 。

?         风力的堆积地貌:新月形沙丘、黄土高原的形成。

?         冰川侵蚀地貌:“U”形谷、角峰、冰斗、冰蚀湖(北美五大湖)、峡湾地貌(挪威的大西洋沿岸)。

?         海浪的侵蚀地貌:海蚀柱、海蚀陡崖、海蚀拱桥。

?         海浪的堆积地貌:沙滩

?         外力作用的影响:总的趋势是使地表的起伏状况趋于平缓

3知道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了解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

?         三大类岩石:沉积岩(石灰岩)-具有层理结构,可能含有化石、变质岩(大理岩)、岩浆岩(玄武岩和花岗岩)

?         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

4.2 山岳的形成

4.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其地表形态

?         褶皱:形成的原因:地壳运动

形态

岩层新老关系

地形(只受内力作用)

地形倒置(受内外力的共同影响)

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

中心老、两翼新

背斜成山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松散破碎,易被风化侵蚀

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

中心新、两翼老

向斜成谷

向斜槽部受挤压力,岩层紧实,不易被风化侵蚀

?         现实指导意义:背斜储油、向斜储水;背斜下方建隧道,原因背斜是天然的拱形构造,安全稳定,背斜不易于地下水的聚集。

?         世界著名的两大褶皱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脉和安第斯山脉)

?         断层:岩层受强大压力或张力,断裂后发生明显位移

 上升一侧往往形成 山岭或高地,如我国的 华山、庐山、泰山。

下降一侧往往形成 谷地或低地,如我国的 汾河谷地、渭河平原。

断层处往往形成沟谷、河流,原因:断层处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沟谷、河谷。(故可以在断层处找到泉水)

?         断层处避免工程设施,如修建水库,公路、铁路等(因为地质构造不稳定。)

5.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                               影响交通方式的选择—先公路,后铁路;以公路为主

?         影响交通线路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         影响交通线路的延伸—迂回前进;线路弯曲程度和总长度一般大于相应的平原和丘陵地区

4.3 河流地貌的发育

溯源侵蚀

下蚀

侧蚀

概念

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

垂直于地面的侵蚀

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

对河流的影响

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

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

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

特别强调

伸长

加深

展宽

6、河流侵蚀地貌

7、河流堆积地貌

河流堆积地貌

发育位置

洪积——冲积平原

发育在山前

河漫滩平原

发育于河流中下游

三角洲

形成河流入海的口外海滨地区

5.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1.知道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地形、岩石、生物、水、大气、土壤

2.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自然地理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2.知道自然地理要素(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生物对自然地理的作用归根到底在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把自然环境中的有机界无机界联系起来。

3.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其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新功能有:生产功能平衡功能

?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a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b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5.2、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2.结合实例,分析自然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及垂直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更替方向

备注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纬度地带性)

热量

太阳辐射

沿纬度方向的更替(沿经线方向更替)

东西延伸

低、高纬度较明显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经度地带性)

水分

海陆分布

经度方向的更替(沿纬线方向更替)

南北延伸

中纬度较明显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垂直地带性)

水分和热量

海拔

纬度

   垂直方向

与向高纬的水平带谱相似

1

上一篇: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自然界的水循环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办公室:02552728815 教务处:02552728116 德育处:02552728113 总务处:02552728112 教科室:02552728115

Copyright © 2018 www.njljgz.cn All Right Reaserved. 万博足球app下载官网 拥有所有版权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诚信大道188号  025-52728815管理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