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中国人的人格理想(下)
发布时间:2018/10/17 11:48:20 作者:李进中 浏览量:947次
余秋雨先生认为,在人际关系中,小人要比君子劳累得多。究其原因,一是小人要结党营私,必须制造敌人,窥探对手,搜罗信息;二是小人要成人之恶,必须时刻花费心思寻找恶的潜因和可能;三是小人要做以上两点,必须藏藏掖掖、涂涂抹抹,费尽心机,不敢光明正大;四是小人即使在自己的小团体内也彼此暗比、提防,同时又要装出没比、没防的样子。而君子虽然也不轻松,因为君子要行仁义、利天下,但这种劳累敞亮通达、坦然畅然。故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小人总想掩盖“戚戚”心理,因而也就会夸张地表演出骄傲、骄横,所以孔子说:“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在社会生活中,君子要以德风去影响周围的人群,坚持正确的观点和思想,又不能与人争吵、争执,那么君子该如何行事处世呢?儒家思想认为:中庸。“中”是指避开两头的极端而权衡出一个中间值,“庸”是指一种寻常使用的稳定状态。自古以来,许多事实说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去对待他人或他物,必然会招致极端的更为超常的报复,如战争征服、自然开发等等,所以儒家提出“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这个“中”就是处于中间部位的一个合适支点,这句话是说,把两端掌控住了,只取用两端之间的“中”,才可能有利于万民。中庸绝对不是平庸,而是一种处世策略和智慧,至于怎样去寻找到这个“中”就需要君子们有准确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因此余秋雨先生认为,那些在两个悬崖之间低头为普通民众寻找一条可行之路的,一定是君子。相反,那些在悬崖顶端手舞足蹈、大喊大叫、装扮勇猛的,一定是小人。
君子的种种思想品德,需要形之于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这便是礼。过去那个时代君子之德风需要传播,但又缺乏有效地传播媒介和渠道,于是就只能依靠君子本身的行为方式去影响他人,教化他人。君子之礼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重要的表现就是“敬”和“让”。一个君子如果对偶然相遇的陌生人也表示尊敬,那么他也会得到他周围人的尊重,所以《孟子》有言:“敬人者,人恒敬之。”而“让”则是发自君子内心的辞让、不争抢,在拥挤的环境中后退一步,给他人让出一点空间,从而达到人和、世和、心和,所以君子的人格魅力在于遇事不步步紧逼、寸步不让,而是彬彬有礼,谦和有度。
礼仪非常重要,但如果只知像器具一样做出刻板的体态和手势,只会重复完全一样的话语和笑容,这个人也就成为了一种呆板的器具,儒家也同样要将他开除出君子队伍的。余先生生动而形象地给我们描绘出这样一些人的模样:有些教师年年月月用同样的口气和语句复述同一本教科书,官员在会议上重复上司的文书、某种正襟危坐的姿态,即使回到家中也放不下官腔和官态,如此等等,这些人就是在把活生生的血肉之躯,僵化成一种特定体系中的构件和工具。孔子曰:“君子不器。”意即君子不能成为器具,不要被一些头衔、官帽或职业粘住了,要找回自己;同时不要成为器物的奴隶,如某些收藏者拼命地搜罗奢侈器物,用生命去伺候那么多冷若冰霜的“主人”,实在不是君子之为。要坚持做一个平常人,一个有体温、有弹性、不极端、不作态的平常人,中庸而不器。
在日常生活中,君子会经常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道义底线”上的反省和检视,余秋雨认为君子是有羞耻感的,而小人则没有。《孟子》中有一句不好懂的话:“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前半句好懂,后半句则说,为无耻感到羞耻,那就不再耻了。孟子将羞耻当作道义的起点,“羞耻之心,义之端也”。余先生认为,君子的耻感文化至少有三点内涵:一是以羞耻感陪伴人生,把它当作大事;二是以羞耻感防范暗事,例如玩弄机谋;三是以羞耻感为动力,由此赶上别人。君子在行事处世时,也有可能出现错失,但君子因为知耻,所以会放弃掩盖、麻木,儒家认为君子的错失因为知耻,虽还未改,已靠近勇敢,“知耻近乎勇”。同时君子还应该知道什么该羞耻,什么不该羞耻。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分不清这一点,他们往往为贫困、地位低微、知识缺少、强加的污名等等而羞耻,其实这一切都不值得羞耻,不必整日遮掩、流泪,不知所措。荀子曾说君子之耻,耻在自己不修,不耻别人诬陷;耻在自己失信,不耻别人不信;耻在自己无能,不耻别人不用;因此,不为荣誉所诱,不为诽谤所吓,遵循大道而行,庄严端正自己,不因外物倾倒,这才称得上真正的君子。(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是以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侧,夫是之谓诚君子。)所以,在耻感的课题上,“不耻”也成为君子的一个行为原则。
君子之格是中国文化的理想,在先秦儒家那里,关于君子之道,有明确的目标定位,有醒目的底线设定,有具体的践行路径,有细致的防范规则,可谓至诚至密,让人豁然醒然。
感谢余秋雨先生深入浅出的分析阐释、梳理规整!
上一篇:君子——中国人的人格理想(上)
下一篇:已是最后一篇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